内页banner
媒体中心
长三角专业汽车制造、新能源、零部件展览会

换挡提速,皖车“加速跑”

近日,《安徽省“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正式出台,提出到2025年全省汽车产业产值破万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过40%——



汉马科技全自动机器人焊接生产线正在焊接新能源车驾驶室。(资料图片)通讯员 陈亚东 陈会松 摄

未来五年,安徽汽车产业要发展到什么规模?“安徽造”新能源汽车有何新动作?近日,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安徽省“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了我省“十四五”时期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产业布局、重点工程和重要举措。

其中提出,到2025年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力争产值超过10000亿元,生产规模超过300万辆,出口超过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过40%,基本形成纯电动为主、插电混合动力为辅、氢燃料示范的发展格局。

龙头带动、全面开花——

构建汽车产业 “双核多点”布局

说起皖产汽车的崛起,数据是最好的见证。

2021年,在全球性汽车芯片短缺的情况下,全省汽车产量达到150.3万辆,创近5年新高,居全国第7位,同比增长29.5%;全省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958家,比2020年底净增73家;全省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7.4%,行业营业收入约3000亿元,同比增长约10%……

从竞争力强劲的燃油车,到经济实惠的纯电动车。从热销国内市场,到远销全球,奇瑞集团、江淮汽车、蔚来汽车等整车生产企业塑造了品牌优势,构筑了扎实的产业基础,擦亮了皖产汽车品牌。

以奇瑞为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芯片荒”等外部挑战,奇瑞的海外出口却大放异彩。今年年初,奇瑞集团海外出口亮出高分答卷:1月份出口26900辆,同比增长60.9%,创历史同期新高。 “技术是通行证、质量是敲门砖、文化是融合剂。 ”谈及奇瑞热销海外的原因,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说。

将目光移至省会合肥,这里的汽车企业也是“群英荟萃”。

老牌汽车企业江淮汽车加速向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走出了“数字江汽”的智慧之路,2021年,该集团累计销售各类汽车52.4万辆,同比增长15.63%;2020年才将中国总部落户合肥的蔚来汽车,其新能源汽车驶向“快车道”,在2021年交付新车91429台,同比增长109.1%,连续两年翻番。

“这些龙头企业和核心城市,在全省汽车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下一步,我们将构建 ‘双核多点’发展格局。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何谓“双核多点”? 《规划》提出,构建以合肥、芜湖新能源汽车重大新兴产业基地为全省汽车产业核心发展区,探索构建跨城市的区域产业协同机制,打造“合肥—芜湖”双核联动、相互促进的一体化创新产业链。

围绕“双核”,将支持合肥构建新能源汽车核心发展区,力争将合肥打造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和智能新能源汽车创新高地;支持芜湖打造自主品牌核心集聚区,加快打造安徽自主品牌汽车及零部件的出口示范基地。

围绕 “多点”,我省将发挥马鞍山、安庆、滁州、阜阳、淮南、宣城、六安等地商用车、汽车零部件及氢能发展优势,培育形成各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

技术革新、完善配套——

布局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赛道”

经济、环保、智能、时尚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正成为市场新“爆点”。

今年2月22日,江淮新能源汽车新品思皓E50 Apro批量下线,标志着又一皖产新能源汽车产品即将进入市场。该款汽车中文名“爱跑”,定位为纯电轿跑,外观时尚,迎合年轻用户群的需求,主要瞄准中大型车市场。

就在思皓爱跑批量下线的同一天,奇瑞汽车在合肥举行技术产品沟通交流会,奇瑞技术专家现场推介鲲鹏DHT超级混动技术及基于该技术平台打造的首款应用车型瑞虎8PLUS鲲鹏e+。

以奇瑞和江淮为代表的安徽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力。据统计,2021年我省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20万辆,达到25.2万辆,创历史新高,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四,同比增长1.4倍。

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智能网联汽车,不仅依赖于技术的革新与突破,还需要一系列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

这些充满 “未来感”的技术怎么突破?我省将重点突破人机交互及人机共驾、整车电磁兼容等共性交叉技术,重点强化先进变速器、尾气处理装置等关键技术,重点攻克智能汽车芯片技术等。值得关注的是,《规划》提出,在新一代整车平台、高效动力总成、先进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智能操作系统、车规级芯片等领域实现10项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只在电影里出现过的“炫酷”的智能网联汽车,正一步步驶入现实,给人们带来良好的驾乘体验。我省提出,到2025年中高级智能汽车实现特定环境市场化应用,多级别、多场景智能汽车测试和智能交通示范路网设施环境基本建成,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 (5G-V2X)基本实现全覆盖,“人—车—路—云”高度协同的智能基础设施初步建成。

当前,一些新能源汽车车主还面临“里程焦虑”和“充电烦恼”,这些都需要靠充电设施配套服务来打通“堵点”。 《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将建成公用、专用、自用等各类充电桩23.7万个、充电站4750座,换电站180座。

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问题,我省将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支撑体系,优化财税支持政策、加快推进公共领域电动化,提升新能源汽车使用便利性,此外,将延续执行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至2022年底,新能源汽车充电优惠、通行和停车费减免、新能源汽车下乡进村等政策也将陆续落实。

打造十大重点工程——

一套“组合拳”助力产业腾飞

一批重点工程将成为安徽汽车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安徽汽车产业将打造十大重点工程,分别是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建设工程、汽车领域科技创新攻关工程、安徽省汽车技术研究院筹建工程、大众安徽本地配套工程、奇瑞智能网联“灯塔工厂”建设工程、汽车产业数字化神经网络构建工程、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工程、特色名片打造工程、外贸出口升级工程、数据共享及融合发展示范工程。

技术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先导。以汽车领域科技创新攻关工程为例,我省将聚焦线控底盘系统开发、电池技术突破、电驱动一体化总成、智能网联技术创新、基础能力提升等一系列技术领域,开展科技创新攻关,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围绕产业链配置创新资源,搭建产业上下游创新联盟,组建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比如,民众高度关注的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问题,其根源就在于电池,需要加强技术革新。 《规划》提出,要突破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的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短板技术瓶颈,加快固态电池技术,钠离子、铝离子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十大重点工程如同一套“组合拳”,聚焦产业的基础、质量、结构,筑牢安徽汽车产业发展的“底盘”,助力产业加速腾飞。

上一篇:一季度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处于绿灯区

下一篇:2022年度智能网联汽车十大技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