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banner
媒体中心
长三角专业汽车制造、新能源、零部件展览会

汽车产业链“外逃”,危机还是伪命题?

由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以及中国防疫叠加的不确定因素,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愈发突出。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的研报中预警:我们生活在几十年来最混乱、最难以预测的宏观经济时代,诱发全球经济衰退的众多因素已“浮出水面”。

实际上,即使不用看经济数据,多种信号已持续传出:壳牌中国裁员、佳能珠海撤离、三星天津撤离,为数不少的跨国企业出现新的动向。具体到汽车业,短期考虑复工复产,中长期则要考虑产业链外迁的风险。

当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当地缘政治纷争逼迫制造业回流,当疫情影响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国还能留得住汽车产业链吗?


没有政策工具能让制造业回流美国

制造业产业链外迁,从来不是新话题。从2012年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到特朗普上台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再到近两年来疫情搅乱了世界,特别是3月份上海封城以来,整个产业界更加紧张。

美国在华商会表示担忧,称82%的在华美国制造商生产受到影响,57%企业认为疫情(管控)阻碍了供应链,86%企业表示供应链中断,54%企业削减了今年营收预测,29%的美国企业表示推迟在中国投资,17%的企业则已经减少投资。

但从商务部1月份数据来看,2021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1.1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规模再创新高。

今年疫情此起彼伏,投资规模预计不会超过去年。美国已经加息了两次,75个基点,预计每月都会加息,联储威胁称要一路加到3%(基准利率)。

美国有经济学家表示,就算加到5%,史诗级通胀也未必压得下去,但美股好像已经快崩了。美国一加息,各国(特别是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外资将回流美国。这是可以预期的,但没办法抗衡,就是如何承受的问题。

但是,美国加息不可能太高(3%都不大可能),否则利息就付不起了。美股崩了,还不是致命伤;美债爆了,绝对是王炸。

压通胀的最好办法,就是和中国进行贸易缓和。耶仑和戴琪时不时释放点降关税的口风,就是不见动静,可见内部并未取得一致。中国这边依旧不接招,反正通胀不是痛在自己身上。

特朗普政府的制造业回流政策,貌似治本,实际上治了个寂寞。美国现在就连在毛利率达到40%的芯片行业都无法获利(即便抛开专利所有权的问题),指望美国重新成为一个全产业链国家,似乎是奢望。

今年3月,鲍威尔也表示,利率工具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钥匙。但2020年鲍威尔声称,致力于使用所有工具,确保经济强劲复苏。其实,且不说利率就是美联储工具箱里唯一的工具,认为其能解决产业问题,恐怕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那么问题很清楚了,在华汽车零部件企业,不管是欧洲的,还是美资的,都不会考虑回到美国。


产能部署规律很简单

跨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的产能部署考虑很简单:距离客户更近、距离终端市场更近,最起码距离交通枢纽(港口、空港等)更近,然后才是劳动力、土地、税收、金融等因素。前三个要素是物流,后四个和财务直接相关。而以上所有因素,都可以归结为成本要素,包括时间和机会成本。

还有一点,汽车是长链、强周期行业。如果产能部署变更(也就是搬迁),如果不是站在跨周期的时间高度考虑,那么就可以被无视,基本上就是抱怨几次,回头该干嘛还干嘛。就像两个商会日常做得那样,如果以为他们对国家政策有影响力,纯属想多了。

本来,零部件企业没有那么上头,管你什么政治体系。但今年不同于往日,地缘政治风险全面爆发。不考虑政治因素,不是合格的跨国企业。

不用管商务部的“形势大好”的数据(相当滞后),中国未来随着收入提高,建厂成本也在不断提高,没有办法、也没必要保有全产业链要素。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要服从经济规律,不要干美国上届政府那种傻事,完全没希望。


低端制造早晚保不住

哪些要走?零配件里面低技术含量、高污染、劳动密集和附加利润低的那一部分。有些小朋友问,为什么不往内地转,东西部差异还可以吃一波……其实即便是不考虑产能调配因素(西部生产的零部件供应海外的话,多出来的物流成本谁来付),也没啥戏。

很多人对中西部四五线城市生态不大了解。这种地方有两种业态:一种是往附近大城市输送服务的;另一种是本地服务。

前者包括OEM辐射出来的上游环节,后者则是一堆必须本地配置的内容,什么家政、安装、配送、水电暖等服务。即便是后者,低工资(譬如2000元/月),也能招到人,但都是老婆婆、老大爷在做。只要你看到小区保安的平均年龄蹭蹭地涨,就知道中国劳动力已经不那么富裕了。

但是富起来也有好处,就是市场在这,谁也搬不走。零部件企业就算在国内开厂不合算,想跑路,也只能围着中国打转转,不至于跑到墨西哥去,那是给美国做配套才会润的地方。

还能是哪儿,只能是东南亚,再加上印度洋三兄弟(印巴孟)。后者因为离中国的距离,比东盟吃亏。这里面越南的声势甚嚣尘上,舆论各种吹捧就不一一复述了。


“越吹”的逻辑硬伤

但是要清楚,越南因为体量、地理位置和国家精神内核的关系,不是更早阶段的中国,而是跟在中国后面捡点残羹剩饭的小弟。靠着给中国做配套,或者当中国的马甲而存活。

前者大家都能理解,后者则源于中美贸易战正酣的时候。“Made in China”运到越南标签一撕,贴上“Made in Vietnam”然后出口美国,越南兄弟赚点中转费。这是以前香港才有资格干的事,现在俏钱挣得乐不思蜀。

越南的铁路设施早就陈旧了,主体还是法国人建的那一套。越南国会搞了2030年规划提出,资本需求240万亿越南盾。重点是建一条纵观全国的铁路,1559公里长,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运营速度320公里/小时)。听上去这个指标很中国,其实这份报告在2010年就已经提交国会,比中国高铁大建还要早。被否了之后过了10多年又原样端出来,就改了个年份。

越南官方做规划的还是很有AC数,知道凭越南自己搞不定,声称:“政府需要聘请独立的外国咨询单位编制可行性报告,然后国际招标吸引更多外国企业参与”。

看到没?就连甲方需求书,都没能力写,还提什么350公里时速。如果越南能在2045年前搞定这条线,就承认他是中国工业产业接班人。

越南未来10年的现实,就是踏踏实实“拧螺丝”和“贴标签”。想走中国重工业+基础设施+全民通识教育开路的做法,且不说钱的问题,越南的体量,每年能培养多少基础设施合格工程师?


给中国做配套仍是未来的现实

现在中国的汽车业生产,正处于升级和长尾并存的“怪兽时刻”。前头升级,已经和德日美品牌干起来了,尾巴则在和越南、大马、印尼等抢食。后面那些是可以随着时间推移弃掉的(不等于现在放弃),前面必须拿下。

中国汽车零部件从2003年(入世两年后)崛起,10年内年均增长率达到25.7%,出口比重累计上升了14%,用10年走完了德日美50年的路。

就从那时(2003年)起,跨国零部件企业纷纷来中国投资建厂,一方面供应本土需求,另一方面是出口。全球汽车零部件贸易网络的核心就从美国和日本,逐渐向中国、德国倾斜和转移。特别是在电子电器组件、轮胎和内胎组件等领域,中国供应商具备相当的优势。

现在中国明显向电动产业链转移,这一块没人有实力全面争抢(韩国可以分食电池)。外国生产商对疫情处理方式(动态清零)有抱怨,无非是不让开工、物流停滞,耽误了赚钱。他们可能将一些低端制造能力分给周围国家,但核心部分必须在中国。整个东盟面对中国的逆差,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因为中国居于产业分工的上游。

越南必须等着中国IGBT(英飞凌在深圳产线)才能组装“三电”。为什么不把IGBT放在越南一部分?这就等同于问,为啥阿迪、耐克跑到越南、孟加拉去了,但是塑料件、橡胶件仍然要靠中国供应一样。

如今,汽车OEM正围绕区域中心进行整合,供应网络会随之出现区域化特征。简单说就三个辐射带:墨西哥辐射美国,东欧和摩洛哥辐射西欧,中国和东南亚辐射亚洲。

印度不止一次地表示自己组装生产特斯拉更便宜,为什么马斯克还要在上海建第二工厂(也有说只是新增产能)。关于供应链完整性和成本,特斯拉显然比印度官员更有数。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10万家,实现1500种部品全覆盖,中间亏本的停掉几家,无足轻重。有哪个供应商因为疫情管控,跑到没有上下游配套企业的地方去开荒的?这事必须得OEM商牵头,才有希望。

到目前为止,没有观察到任何周围国家的OEM大规模新建产能,包括万年潜力股印度。所以,关于产业链转移和工业空心化的问题,在可见的未来,对于中国来说是个伪命题。而产业升级,则是另一个话题。


上一篇:汽车产业呼唤“统一大市场”

下一篇:驶离“暗黑4月” 汽车产业还需“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