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新发展期,也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汽车产业正不断向上突破,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难点和短板。在近日举行的2023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众位专家就我国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1至11月,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2711.1万辆和269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和10.8%,增速较1至10月分别提升2和1.7个百分点。至此,2023年前11个月,汽车产销量已超过2022年全年(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今年汽车产销增速靠出口拉动。1至11月,汽车出口441.2万辆,同比增长58.4%。新能源汽车出口109.1万辆,虽然量不多,但同比增长83.5%,增长速度非常快。
“中国汽车品牌的出口业务爆发式增长的同时,也受到了地缘政治、逆全球化,以及产业链等各方面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季为民表示,新能源汽车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也面临着用户体验、产品技术、成本效益等等的挑战。另外,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汽车企业在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陈士华看来,汽车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内需不足。内需并不是一个汽车产业的事,而是与大消费整体关联,是我国在三年疫情转段以后各产业都需要快速恢复,尤其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
易车总裁刘晓科也表示,从整体来看,车市的内需不足,现在的市场处于“以价换量”的阶段,车市降价力度比较大。据统计,目前单车的优惠力度已达到2.2万,大概有71%的品牌今年都进行了降价。“所以,目前车企面临的一大压力就是被迫转入价格战的体系。并且在价格战的过程中,整体看用户的忠诚度在下降,尤其从2022年开始,燃油车用户的忠诚度断崖式下降。”
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企划部部长赵东预测,2024年价格战仍然会持续,这对整个车企的挑战仍然巨大。“对于企业来讲,一方面要不断地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核心放在品牌赋能上,由价格战向价值战转变,真正地把企业的核心价值创造出来,而不是简简单单围绕价格做,这也是企业能够脱离怪圈的唯一出路。”
刘晓科认为,面对持续竞争,未来车企在“内卷”的过程中要做到两方面:一方面要重视利用新的互联网媒体环境,重塑针对新能源这个领域上的品牌;另一方面,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整合的数字化经营能力,提升从生产到成交的全链条能力。
“希望明年汽车市场能够更加健康平稳,不以价格作为竞争的最重要手段,而是提高企业的产品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力。”陈士华建议,汽车行业扩大内需的重点要放在三线以下城市。大城市充电基础设施非常完善,没有太多的发展空间,但如果在三线以下的城市发展新能源则需把充电桩做好,这是未来市场增量的空间。此外,企业未来要逐渐地把产业链转移出去,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进行海外布局。